一问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3章(第1页)

“你三叔没看出来吧。”

朱棣边说还边往门口看了一眼。

朱瞻基都快没眼看了,“先不说三叔刚被您吓的根本就反应过来,就说三叔那脑子也猜不出。”

朱棣听到这话放下心来,全然没有了刚才严肃凶狠的模样,“那就行,你三叔那也是长辈,你这话要是被你父亲听到,少不得说你。”

“孙儿在父亲面前自然不会说的。”

朱棣过了一会还是不放心,又问道:“你说这件事我就这么轻拿轻放了,会不会不太好?”

朱瞻基想了一会说:“这件事说起来就可大可小,天下本身也没有真正的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道理,皇爷爷这次虽不说罚的多重,但也是让三叔在属下面前没了脸,又差点动手教子,最后还抄书,也算是动静很大了,其他人要真有意见也不说什么了。”

朱棣想了想孙子这话,说的好像挺有道理,但怎么有种说他雷声大,雨点小的意思:“阿圭这是话里有话了。”

“皇爷爷可是冤枉孙儿了,孙儿说的可都是实话。”

朱瞻基为自己辩解道。

“你也累了一天了,早点去休息吧。”

朱棣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是,皇爷爷也早些安置。”

朱瞻基行礼退了出去。

次日一早,朱棣和朱瞻基才正式开始巡查北京的营建,二月份的时候朱棣就命工部尚书宋礼等人开浚会通河。

会通河起初仅仅只是山东境内临清到须城的一段运道,在前朝的时候从东平的安民山开始凿河至临清,引大汶河水到济水,属于卫河的一小部分,也是南北大运河的关键河段,大运河河道迂回曲折,而且水路并用,很不方便,而且会通河既狭窄水又不够深,所以不能担负很重的重量,故而前朝大多以海运为主。

明朝初年输送粮饷到辽东和北京等地,也是专门用海运,但是洪武二十四年的时候黄河突然在原武决口,洪水夹杂着泥沙向北边冲去,会通河三分一的河段被淤泥堵塞,大运河自此中断,自此从运河运送粮饷到北上的河运被阻碍。

永乐初年,朱棣着手准备迁都事宜,因为不能和南方鱼米之乡相比,所以迁都的第一个大难题便是粮草,北京城粮食的来源,除了北京周围州县供应以外,主要还是依靠山东、河南及河北南部地区供应,而这供应的运输就需要用到卫河,运河的水运粮食多集中于临清、天津市场,再由粮商采购、贩运至北京。

为了解决北方运粮问题,原本准备河运和海运一同进行,但是海运要防止海盗一类,没有安全保障,损失很大,所以为了解决迁都后的北京用粮问题,河运势在必行,而河运则由长江、淮河到达阳武,这项工程极其耗费人力物力。

这时济宁州同知潘叔正向朱棣上言:“原来的会通河四百五十多里,被污泥堵塞的地方只有三分之一,若把淤泥清理掉更方便,还不用重新开通新的运河。”

于是今年命工部尚书宋礼到会通河治理淤泥,征发山东、徐州、应天、镇江等地三十万民夫服役。

主要工程为改进分水枢纽、疏浚运道、整顿坝闸、增建水柜等,其中有些工程在今年就可以完成。

热门小说推荐
医道官途

医道官途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官路扶摇

官路扶摇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官路红途

官路红途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

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

精神发疯文学,没有原型,没有原型,没有原型(讲三遍),请不要在评论区提真人哦。金手指奇大,cp沈天青。日六,防盗八十,上午十一点更新江繁星八岁时候看见律政电视剧里的帅哥美女环游世界谈恋爱...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